一、什么是痕迹司法鉴定?
痕迹司法鉴定是运用痕迹学的原理和技术,对有关人体、物体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及分离痕迹与原整体相关性等问题进行鉴定。是物证司法鉴定的一种重要分支,在刑事、民事、行政等案件中具有重要作用。
二、痕迹司法鉴定内容
范围包括:
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三、痕迹司法鉴定应用场景
在司法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四、痕迹司法鉴定难点
痕迹司法鉴定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,具有以下几个难点:
五、痕迹司法鉴定意义
痕迹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六、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流程
1)委托
司法鉴定的当事人或者其委托的律师向司法鉴定机构提出鉴定请求,填写《司法鉴定申请书》,说明要求鉴定的单位、事项、目的、申请人信息等,并签名盖章。
2)审查
司法鉴定机构对申请书进行审查,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司法鉴定,是否在司法鉴定范围内,是否具备鉴定资格等。
3)受理
司法鉴定机构在申请书审查通过后,向申请人发出《司法鉴定通知书》,通知申请人签订协议、提供材料、支付费用等。
4)签订协议
申请人与司法鉴定机构签订《司法鉴定合同书》,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,以及鉴定的内容、方法、标准、期限等。
5)提供鉴定材料
申请人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与鉴定事项相关的材料,包括身份证明、授权委托书、诉讼材料、证据材料等。
6)付费
申请人根据司法鉴定机构的收费标准和收费通知,按时支付司法鉴定费用。
7)检验与鉴定
司法鉴定机构根据合同书和通知书的要求,按照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,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检验和分析,得出初步的鉴定意见。
8)审核及签发
司法鉴定机构对初步的鉴定意见进行审核,确保其客观、公正、准确。审核通过后,由有资格的司法鉴定人员签发《司法鉴定结论书》,并加盖公章。
9)出具鉴定文书
司法鉴定机构将《司法鉴定结论书》制作给申请人,并附上相关的检验报告和证据材料。
10)送达文书
申请人收到《司法鉴定结论书》后,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或者个人送达,并留存送达回证。